close



回想起懵懂歲月的學生時代,

每每讀到中國近代史,

關於清政府的軟弱,列強的凶殘與貪婪,

尤其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
參閱史料),

成就了這兩個強盜集團的偉大勝利一節,

讀來字字句句皆血淚,真是令人不堪回首。

當時列強眼中的中國

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

(Napolé
on I. Emperor of the French, 1769-1821)

形容的最貼切
---

中國這頭獅子,
睡著了

然而,對於我而言,

遙遠的地方發生的事,

總是有隔著一層紗的迷惘與不真實感。

唉!這堂歷史課上的好累




假日來到淡水,車多人多,

尤其是在捷運站附近的商家,

吃的、喝的、玩的,個個不缺,樣樣精彩。

但是,如果只是為了滿足五臟廟而來到淡水,

那就太小看淡水精彩豐富的人文歷史了!



位於臺北縣淡水鎮中正路一段634號的滬尾砲台,

雄據五虎崗的第一崗,視野良好,

可遠眺淡水河口、觀音山及關渡大橋,四周景觀盡收眼底。




砲台西側為淡水忠烈祠,東側為台灣高爾夫球場,

北側為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現定為國定古蹟,可惜今為樹木所遮。




西元 一八八四年八月一日 ,法軍奉命向基隆進攻,

就此展開「中法戰役」,此戰役亦稱「西仔反 (
參閱史料)」。

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 (
參閱史料),發現淡水的重要性,

因為法軍可以利用淡水河直接進入台北府城,

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

當時清朝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砲台,

但在清法戰爭時,法艦砲轟淡水,這三座炮台幾乎被法軍摧毀。



北門鎖鑰。

滬尾砲台只有一座門,主要是便於防禦。

砲台由於是一座軍營,而不是一座城堡,

所以其名稱該稱為「營門」,而不是叫「城門」。

另外在門額上有劉銘傳親題的「北門鎖鑰」四字。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台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

遂加強台灣海防的建設決定在各個海口增建砲台以利防禦

劉銘傳知道中國砲船科技訓練方式皆遠遜於外國的船堅砲利

所以就採取師夷之長以制夷」,希望能學習到外國先進的技術

特別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
Lieut Max E. Hecht
)負責督造,

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於一八八六年在

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十座新式砲台。

其中,滬尾有兩座砲台,一為「北門鎖鑰」,即今之滬尾砲台,

另一為「保固東瀛」,但今已不見其遺跡。




能操一口漂亮英語的導覽帥哥 --- 周遠。

我們來到滬尾砲台,剛好趕上下午3點的定時導覽

帥哥周遠早早就等在大門口歡迎遊客。

在得知大部份遊客是由新竹而來,他有感而發,

直言淡水本地人幾乎都快遺忘
滬尾砲台的存在了



操兵場。

滬尾砲台修復工程始於1991年。

修復時地坪開挖,在砲台內埕廣場發掘出面積龐大的舊有建築基礎、地坪與少數遺物;

證實早期內埕確實有建築物的存在,但其年代與式樣尚待後續的發掘考證。

現階段採取保存現況的方式,待考證完成後再進行修復,以恢復古蹟之舊有風貌。




滬尾砲台復原模型。

光緒十五1889)劉銘傳透過英商怡和洋行

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三十一尊,

並全數安裝於上述十座新砲台上。

但滬尾砲台並未實際參與戰事,以致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

這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

所以具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滬尾砲台因位於高處,加上四周土垣及樹林的遮蔽,

讓人不易發現它的位置,易守難攻,十分利於防禦,故又稱為「暗砲台」。

整座砲台以矩形模樣展現,

由外而內分別為土垣、壕溝、營門、子牆、砲座、被覆、甬道與廣場,構造層次分明。




土垣 又稱為母牆。

砲台外圍以土堆成與砲台約略等高之土垣

高約
6.5公尺
,具有掩蔽之功效,以增加砲台的防禦性。



子牆。

以鐵水泥修築是砲台的主要壁體子牆最大厚度達 4.2 公尺 最高達 7 公尺



子牆成弧形且下凹,是為因應彈道的淨空。



主砲座。

以昂貴鐵水泥灌注而成原設 12 吋徑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

整組砲擊操作編制十六人,主要考量人員搬運砲彈體力與傷亡之需。



砲座呈圓弧形兩座為一組,間以甬道相連

配備阿姆斯脫朗
ARMSTRONG
後膛砲

360
度迴轉的全圓磨心砲架,射角涵蓋整個淡水河口。



周圍牆壁凹陷處為儲彈槽。



磨心砲架。

到了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的四門大砲

(所以現在砲台內已經沒有大砲了,現今仍遍尋不著,懷疑當初為日軍所熔),

唯一留下此磨心砲架,日本人竟然忘了挖走!

想到小鼻子小眼睛的日本鬼子竟然幹下這檔骯髒事?

哇哩勒……#&*※§!!



被覆。

覆蓋在兵房上的泥土,質地柔軟,有吸彈效果,上方立有兵房的通氣孔。



被覆於兵房上方的通氣孔。



水切。

通氣孔的覆蓋下方刻意留下水切凹槽,

主要考量颳颱風下大雨時,避免雨水潑灑流入甬道內部。




甬道。

子牆內設有甬道,分隔成彈藥室及兵房,並可供士兵聯繫往來,彼此相通。



士兵之寢室儲藏室、辦公室、儲彈室及日常活動空間,兼有遇砲擊時之防衛作用。



台灣光復後,滬尾砲台改由國軍駐防,

民國
74年(1985
)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家第二級古蹟,

精省後轉歸臺北縣政府管理,並經整修開放供民眾參觀。







「西仔反」一役,展覽會場有詳細說明。



我特別留意這張圖片。

位於淡水中正路一段32號「油車口」的蘇府王爺廟,

當年廟旁附近的兵營為前清水雷營的遺址,

這個營區在清法戰爭期間曾飽受敵艦砲火。

清法戰爭後,淮軍將領章高元

所呈獻的「威靈赫濯」匾額目前仍然懸於蘇府王爺廟內,

適足以見證當年這場不平凡的戰爭。



我站在甬道窗前撫今追昔,

回想當年劉銘傳任命提督孫開華,

負責整修淡水防禦工事,

以填石塞港,佈置水雷,建造城岸,修築砲台。

十月八日,

滬尾在孫開華帶領的清兵及地方士勇所組的義勇軍,

奮勇抗敵終告擊退了法軍。

而淡水居民為了憑弔在中法兩軍交戰中陣亡的將士,

所以定 農曆八月二十日 為「中崙白刃戰紀念日」,

居民們都會以「拜門口」的方式,

供奉祭品及上香焚紙錢的方式來祭祀,

此習俗至今仍未間斷,延續百餘年。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西
元一八八五年(光緒十一年)
,北洋武備學堂創立,

當年設計砲台的德國技師
- 巴恩士 (LIEUT MAX E. HECHT)


與數位德國軍官被聘擔任教習因與淮軍有關,

被推派來台灣協助劉銘傳治理台灣防禦工事。

緣此機緣,在淡水外僑墓園中第
17號墓,

墓碑上刻著﹝大清欽賜雙龍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

這座墓的發現具有相當的意義,

因為這就是多年來台灣史家及學者們遍尋不著的

台灣海防砲台監造專家-巴恩士。

斯土斯民,緬懷先輩為寶島台灣犧牲奉獻,

踏在這片有著豐富史蹟的土地上,



滿懷感恩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inan51 的頭像
    peinan51

    退休去旅行 - Peinan的網路日誌

    peinan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