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農曆新年過後補班日的第一個休假日,
2/18(日)的早晨,搭乘260公車至文化大學站下車,
步行來到位於陽明山文化大學愛富三街的陽明天主堂前廣場。
早春的陽明山,難得濃霧散去陽光露臉,陣陣清風徐來溫柔舒爽,
年節氣氛尚濃,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互相傳遞節慶歡愉的氛圍,
歲月靜好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陽明天主堂有教友正在做禮拜,
傳來詩歌頌揚聲,更顯周遭靜謐神聖與莊嚴。
今天刻意趕早來到此處,
不是為了聆聽教會聖歌,而是為了參訪草山水道系統。
參考維基百科與網路相關資料,
草山水道系統約為西元1928年至1932年創建。
本系統為日據時期因應臺北人口急速成長,必須開發新的水源,
日人經勘查草山地區3處水源時,
在考量水質、水溫、水量、穩定性及無硫磺污染等因素後,
決定採用第1、3水源;這2處水源,水質純淨甘美,無需過濾、沉澱等處理,
經加藥後即可直接飲用,是全臺灣最優良的自來水系統。
草山水道系統為全臺灣第1個設置自來水水管橋的水道系統,
也是唯一於系統內包含水力發電的水道。
又一史載資料,…….,
草山水道系統為臺北市第二套自來水系統,
第一套自來水系統位於台北市公館(現為自來水博物館),
因臺北市人口擴增,原公館水道已不敷使用,
草山水道系統由日本工學博士佐野藤次郎所設計,
於1928年開始建立,經四年動工於1932年完工,
水源豐沛處為北投竹子湖與紗帽山,以水管橋運輸水源至圓山貯水池,
其中著名的水管橋為現今的中山橋(明治橋)以負責運輸橫跨基隆與台北的用水.....。
曾經參訪過位於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博物館的自來水系統,
也因此經由導覽老師熱心極力推薦,
務必參訪臺北市第二套自來水系統的草山水道系統,
如此才能完整體驗整個大台北區的自來水供應網絡。
但是,想要身歷其境草山水道系統,也不是想像中容易說來就來的。
為了保護珍貴的水源地,參訪水道秘境必須提早排隊預約,
在人數總量預約控管下,再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等待,
才等來這一次的參訪機會,太珍貴了,
我拿著閒置已久的照相機,跟著導覽老師一步步走向水道深處。
門禁深鎖,曲徑荒幽,
老師開啟一道道銹跡班班的鐵門,
一路解說著水道的古往今來,
同行團友也是一路忙個不停,手機此起彼落,
盡情捕捉美麗風光,就這樣隊伍越拉越長,
我已顧不得老師的說明,忙不迭地跟風搶拍眼前美景。
拍照這件事真的很奇妙,
某人手機指向哪裡,同行團友就會跟風舉起手機指向哪裡,
這當然也有我的參與其中,
是一種別人皆有我獨漏的恐慌感嗎?
抑或是有一種比拼誰拍的比較好的暗中較勁嗎?
我不知道!
但我意識到我的這樣跟風搶拍的急迫感,
像極了在迎神賽會的喧鬧街頭烽火連天搶拍陣頭表演的刺激感,
但,在如此靜謐幽暗的水源秘道慌慌張張地按下相機快門,真的有必要嗎?
回想整個拍照過程,
我應該沒有好好地等待相機拍下照片儲存記憶卡的處理時間,
就急急忙忙的搶拍按下快門拍下一張照片,
我以為我有拍到藍寶湧泉的畫面,還有站在平台鏡頭往上拍瀑布與吊橋的網美景點,
我以為這趟台北小旅行應該不虛此行了,可這兩張必拍的經典畫面全部沒有儲存在記憶卡裡,可惜啊!
草山湧泉秘境,如詩如畫,日復一日的湧動,千百年來不斷,
像是永遠歡迎著我們前來,那…我是在著急什麼呢?
我想追求慢拍的優雅盪然無存,毫無理由的慌亂心思,
完全展現遇去追拍街頭廟會的自我感覺良好,
這是我買高檔相機攝影拍照的原始初衷嗎?
記得導覽老師對於只有我一人拿著相機拍照印象很深刻,
直說這台相機很好看,很貴吧?不貴的,老師!十幾年前的老相機了!
十幾年前,那是一段強調慢拍優雅的美好時光啊!
但我已忘了手持老相機拍照的初心了,真的一點也不優雅!....
- The end -
- Feb 29 Thu 2024 16:39
【台北小旅行】草山,藍寶石泉秘道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