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星期六﹚,
「台北文史生態趴趴走」一行成員,
來到古地名 - 草埔尾的淡水中和里,
參訪李永祺里長家族百年歷史的台灣傳統民居。
不同於忠寮燕樓民居的燕尾格局,
小中寮的李氏三合院,
擁有樸拙古趣的馬背山牆造型,
門前一塘池水長滿了滿江紅﹙浮萍﹚,
屋後種植大樹為「靠山」。
所謂「前水為鏡,後山為屏。」,
如此的建築意象,
遠遠望去有如國畫般的夢幻仙境,
襯托出優美恬靜的氣氛,
也隱隱然述說著百年來台灣基層庶民的生活樣貌。
李永祺里長家族,燕樓李氏派下之遠房,
其先祖胼手砥足,落腳於淡水番社地區。
我們何其幸運透過 魏老師的廣闊人脈,
取得李永祺里長的應允,
就這樣登堂入室,參訪這幢百年歷史古厝。
正門。
在傳統三合院的住宅裡,以中軸作左右對稱佈局。
中央的主要房屋稱為「正堂」或「正身」,
左右兩側延伸出去的房間稱為「護龍」或「護室」。
整個建築的平面佈局有如人的身體與雙手,
而頭部的位置即是最重要的房間,
稱為祖堂或祖廳,
供奉祖宗牌位。
分列祖廳左右兩側的房間,
主要是由家庭中輩份較高的人﹙如祖父母或父母親﹚使用。
正身兩端的房間通常是廚房,
竈的設計一般是兩個大鍋與一個小鍋。
大口的煮飯兼炒菜,小口的煮開水。
一般人家並在廚房牆上貼有「竈君司命」,意謂竈君在此之意。
外觀完整的右護室。
至於輩份較低的人﹙如小孩…﹚則住在左右護室。
相對於外觀完整的右護室,眼前呈現的是傾頹破損的左護室。
面對如此破敗之局,
很難想像當年枝繁葉茂的燕樓李氏派下族親日常生活的光鮮榮景。
然而遠觀番社李氏古厝,
映對著周遭蒼翠的山林,
如此仙境般的意象,
真的是美的令人摒息,
美的令人忘我,
美的令人無法用言語表達,
是否能以
「曾經滄海已難為水,除卻巫山不再是雲!」
聊表於萬一呢?
- The End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