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悶熱的黃昏時刻,台北的天空突然下起一場急促的短陣雨。
來去匆匆,一時之間倒也使得周遭的空氣清新多了。
農歷 五月十一日 酉時,我隻身走在前往霞海城隍廟的迪化街上,
不遠處北管樂音飛揚!
我不由自主加快了腳步來到廟埕廣場,只見萬頭鑽動黑壓壓的一片,
本就不甚寬敞的迪化街更已是擠滿了參拜的香客與夾雜其間愛看陣頭表演的廟會咖,
圍觀欣賞台北靈安社的北管表演,後續還有其他軒社正等待報到拜廟…,
今年的台北迎城隍遶境暗訪活動就將正式開始了…
說來奇怪!
近些年來,
我熱衷於親臨台北各大廟會現場感受喧鬧的氣氛與烽炮炸裂的刺激快感,
但我竟然連一場台北迎城隍的遶境活動都不曾恭逢其盛!
這還真是莫名其妙的令人無言…
﹙城隍爺的令牌﹚
若真的要細究原因,那應該是看多了案桌紅壇炮讚接駕的場面,我的胃口被養刁了。
其實,
就網路「北部愛看陣頭時刻表」廟會族友的說法,
台北霞海城隍廟遶境有著濃厚的軒社風,
更明確的說法是城隍暗訪活動永遠都是北管帶神將走在昏暗的台北巷弄中,很有fu的…,
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時空的轉移,台北迎城隍遶境暗訪活動雖然接駕案桌已經不多,
大型紅壇炮讚場面也不必太期待,但大同區大街小巷民眾持香膜拜城隍老爺的神情依然虔誠,
這真的鼓舞我決意跟著城隍爺走進大稻埕的古早巷弄中…
參與暗訪的軒社都已報到完畢了。
依表訂暗訪路關的規畫,
霞海八大軒社的靈安社、平樂社、保安社、清心樂社;
共樂社、雙連社、新樂社、明光樂社分為兩組參與大同區南北兩區的暗訪。
今年我預定跟著走一段北區的路線,
所以參與暗訪的軒社應該有靈安社、平樂社、保安社、清心樂社才對,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平樂社今年缺席了…
已經快接近鳴炮起馬的時刻,城隍廟廟埕廣場卻已是混亂到不行。
我依據暗訪路關表先行來到第一個接駕宮廟 – 位於西寧北路的鯤溟八將廟卡位,拿著相機等待遶境隊伍的到來。
台北迎城隍暗訪活動的一個觀賞重點就是八將護著城隍令牌走在大街小巷中。
照此說法,護令的八將應該由鯤溟八將廟出軍才對啊,
但今年暗訪的八將,北區是由三重濟陽會擔綱,南區則是北巡清聖宮護令。
那….何時可以看到鯤溟八將廟粉墨登場呢?
看來我的疑問還真不少!
遲疑間,三組軒社帶領的老神將與三重濟陽會護令的八將團已全數通過鯤溟八將廟了。
我依循路關抄捷徑尋找隊伍源頭開路土地公,
於是直走民生西路423巷,取道歸綏街、切入涼州街來到安西街口,
在這條街上有好幾個觀賞點 – 福德宮、德樂軒、清心樂社與大橋頭飛舞獅,
密集且集中,且巷弄狹窄卻辣炮辣得震天價響,
在昏暗的街燈映照著炮火炸裂四射下,現場的每個人心情都high到不行…
隊伍又已全數通過眼前!
我再抄捷徑穿越台北橋下,
放棄民權西路廣澤堂、法主張柳神將會與福田宮這幾個觀賞點,
直接來到延平北路三段十八巷的大橋福德廟廟口等待隊伍再次前來!
依廟會族友的說法,台北迎城隍暗訪活動的另一個觀賞重點就是看七爺八爺背雨傘背包、腳穿草鞋戴鈴鐺………
還有大稻埕的老軒社吹奏著北管,
帶著百年以上的大小漢踩步伐走在昏暗老街上,
為霞海城隍爺開路,其神韻、服裝頭盔…等,都是值得留意的...
另外還有七爺八爺在暗訪與正日遶境時,所持的法器是不同的。
暗訪時,八爺背著包袱、右手拿虎頭牌、左手持鎖銬、腳穿草鞋…
七爺則背雨傘、右手持火籤、左手持鎖鍊或釘棍,此等裝扮有著一旦遇到妖魔鬼怪則誓言掃蕩殆盡的意義在…
有了廟會族友的提點,在欣賞霞海暗訪時,更是饒富趣味。
於是乎,走在滿佈天線與遮雨棚的延平北路三段十八巷上,
有了對於霞海暗訪的初步認識,雖然沒有遇到過多的武陣及紅壇接駕,
但這場台北市傳統的暗訪廟會活動,我是看的心滿意足!
而前方不遠處,大稻埕麒麟會案桌辣炮辣得正兇!
只見煙火不斷射向高空,映照著北管樂音響徹大稻埕的夜空。
我舉頭望向天際,恰好一輪明月高掛,
我已決定不再抄捷徑追趕開路土地公了,
就跟著大稻埕的老軒社引領老神將走在昏暗的台北巷弄中吧…
- The end -